以敬畏之心守好权力之舟
发布时间:2025-04-09 22:28:31 来源:盐亭县高渠镇中心卫生院 浏览量: 作者:范秀娟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句穿越千年的警示,道破了权力与人民的本质关联。党员干部手中的权力,本质上是人民赋予的"公器",承载着群众的期待与信任,唯有以敬畏之心对待这份责任,才能让权力的航船始终行驶在为民服务的航道上。
敬畏人民,首先要明晰权力的本源。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党的百年奋斗史就是一部权力为民所用的实践史。现实中,那些把权力异化为个人谋私工具的案例警示我们:一旦淡忘了"权从何来",就会陷入"官本位"的迷思,最终被人民所摒弃。河南兰考县委书记焦裕禄"活着没治好沙丘,死了也要看着兰考改变",正是对权力敬畏之心的生动诠释——权力不是特权的象征,而是沉甸甸的责任清单。
依规用权,是敬畏人民的制度保障。当权力运行纳入法治轨道,每一项决策都经得起规则检视,每一次用权都守得住纪律红线,才能让群众在具体事务中感受到公平正义。浙江"最多跑一次"改革的实践证明,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不是束缚手脚的枷锁,而是提升治理效能的引擎。党员干部既要在"民有所呼"时主动作为,更要在"无人监督"时保持戒惧,以如履薄冰的谨慎对待手中权力,用规范透明的行权过程赢得群众信赖。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唯有始终牢记"权力姓公不姓私",把敬畏人民融入血脉、化为行动,才能让手中的权力成为造福百姓的利器。这既是对"水能载舟"的深刻领悟,更是对"覆舟之危"的清醒认知——当每一名党员干部都成为权力航道上的"守护者",我们定能在时代的浪潮中稳舵前行,续写人民至上的崭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