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塔街道:抓实三项举措,做优政协工作
2025-04-18 14:16:55南塔街道作者:通迅员
聚焦“双向赋能”,激发委员履职的“源头活水”。
坚持以“平台共建、责任共担、成果共享”为原则,推动政协委员深度融入街道治理体系,创新构建“三向联动”委员履职机制。“线上平台+线下站点”双轨并行,通过居民群、网格群、微信公众号等线上平台全天候收集诉求,延伸政协委员履职网络阵地,同时形成“街道工作站-社区收集站-居民区联系点”三级组织网络,依托新南社区“左邻右舍”阵地,与县政协社法委联合打造界别委员室,帮助界别委员发挥专业优势。“网格员+政协委员”联合走访,以政协工作站为“圆心”,以村(社区)阵地为“半径”,以联系界别政协委员为“周长”,组织政协委员与村(社区)干部、网格员共同下沉社区,通过“边走边聊、边看边议”的形式,收集环境卫生、公共设施等民生“微诉求”。“定向征集+专题调研”深度结合,围绕街道年度重点工作,定向邀请政协委员参与专题调研,将政协的“高站位”与街道的“接地气”相结合,挖掘与街道工作紧密关联的提案线索,2024年调研形成高质量提案建议6条。
深耕“协商议事”,打造解决问题的“快速通道”。
探索优化“协商仪式”机制流程,创新“三定三有”议事协商模式,推动基层协商高质高效运转。定范围,聚焦“小切口”。在南郊社区、三里社区、新南社区试点打造百家协商议事工作点,通过实体化协商议事工作点,聚焦“切口小、关联广、见效快”的民生实事,如垃圾分类点位优化、交通安全整治、社区停车位共享等,确保议题“议得准、办得成”。定流程,构建“响应圈”。建立“社区吹哨—委员报到—部门联动”机制,“百家协商”会议原则上72小时内召开,形成“现场调研—协商议事—方案公示”闭环。定标准,实现“有质效”。为确保协商议事不流于形式、不空转虚耗,街道从流程规范、主体参与、成果转化三个维度明确“五个必须”原则,实行“协商质量群众评、办理效果委员评”的双向评价机制,将群众满意度、委员认可度纳入考核指标,确保协商不走过场。南塔街道累计召开“有事来协商——百家协商”会议6次,解决小微问题160余件,问题解决率达100%,获得四川省“有事来协商”工作先进协商平台,乐至县2022年度“有事来协商·百家协商“先进单位、2023、2024年度“同心共建现代化四川”乐至专项行动先进单位,居民幸福感显著提升。
强化“闭环管理”,筑牢提案落实的“责任链条”。
切实聚焦提案办理痛点难点,创新建立“三单三查”督办机制,以闭环管理激发内生动力,确保提案“落地有声”。“责任清单”明分工。每件提案实行“双交办”制度,既交办至街道相关责任科室配合完成,也同步抄送政协委员指导监督,同时创新将提案落地与“百家协商”有机衔接,多方分担任务,全体承担责任,加速相关问题的解决。“进度清单”抓过程。通过“红黄绿”三色预警系统,由街道政协工作站成员牵头,动态跟踪办理进度,积极提供配合,对于滞后事项主动参与、加强沟通督促。“效果清单”验成果。建立“委员+群众”双评议机制,邀请提案委员和受益群众对办理结果进行满意度测评,积极征求改进意见建议,帮助提案落实工作提质增效。工作开展以来,先后完成加强城东小学校园周边交通安全、三里社区工提升社区城中村的养老服务水平、慈恩寺交通安全整治等议题,2024年,收集线索14条,开展“有事来协商”活动3场,积极探索落实县政协十一届委员会第三次会议第56号提案,办理实效显著增强、民生关切高效回应。

深耕“协商议事”,打造解决问题的“快速通道”。
探索优化“协商仪式”机制流程,创新“三定三有”议事协商模式,推动基层协商高质高效运转。定范围,聚焦“小切口”。在南郊社区、三里社区、新南社区试点打造百家协商议事工作点,通过实体化协商议事工作点,聚焦“切口小、关联广、见效快”的民生实事,如垃圾分类点位优化、交通安全整治、社区停车位共享等,确保议题“议得准、办得成”。定流程,构建“响应圈”。建立“社区吹哨—委员报到—部门联动”机制,“百家协商”会议原则上72小时内召开,形成“现场调研—协商议事—方案公示”闭环。定标准,实现“有质效”。为确保协商议事不流于形式、不空转虚耗,街道从流程规范、主体参与、成果转化三个维度明确“五个必须”原则,实行“协商质量群众评、办理效果委员评”的双向评价机制,将群众满意度、委员认可度纳入考核指标,确保协商不走过场。南塔街道累计召开“有事来协商——百家协商”会议6次,解决小微问题160余件,问题解决率达100%,获得四川省“有事来协商”工作先进协商平台,乐至县2022年度“有事来协商·百家协商“先进单位、2023、2024年度“同心共建现代化四川”乐至专项行动先进单位,居民幸福感显著提升。
强化“闭环管理”,筑牢提案落实的“责任链条”。
切实聚焦提案办理痛点难点,创新建立“三单三查”督办机制,以闭环管理激发内生动力,确保提案“落地有声”。“责任清单”明分工。每件提案实行“双交办”制度,既交办至街道相关责任科室配合完成,也同步抄送政协委员指导监督,同时创新将提案落地与“百家协商”有机衔接,多方分担任务,全体承担责任,加速相关问题的解决。“进度清单”抓过程。通过“红黄绿”三色预警系统,由街道政协工作站成员牵头,动态跟踪办理进度,积极提供配合,对于滞后事项主动参与、加强沟通督促。“效果清单”验成果。建立“委员+群众”双评议机制,邀请提案委员和受益群众对办理结果进行满意度测评,积极征求改进意见建议,帮助提案落实工作提质增效。工作开展以来,先后完成加强城东小学校园周边交通安全、三里社区工提升社区城中村的养老服务水平、慈恩寺交通安全整治等议题,2024年,收集线索14条,开展“有事来协商”活动3场,积极探索落实县政协十一届委员会第三次会议第56号提案,办理实效显著增强、民生关切高效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