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疫谁披甲,白衣奏凯歌”――记黑龙江省佳木斯市第五人民医院(传染病院)院长于俊洲

2020-06-03 17:46:00中国基层党建网 浏览次数:

   2月22日,随着最后一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从佳木斯市第五人民医院治愈出院,佳木斯市成为全省首个正式“清零”地级市!15例确诊患者全部治愈,全院出色完成了疫情初期市委市政府下达的“两个确保”的政治任务,即“确保零死亡,确保零感染”。

  从1月25日收治首例确诊患者到第一位危重患者转危为安,再到最后一位患者出院……率先“清零”的背后,是佳木斯市第五人民医院全体医护连续28天的昼夜奋战的结果,尤其在医院掌舵人于俊洲未雨绸缪、步步为营的操盘下....28天以来,他们承担了本市新冠患者主要收治工作,守住了佳木斯市新冠肺炎救治的“桥头堡”,站在了抗疫最前线。

  常态备战,赢得先机。

  佳木斯市第五人民医院(以下简称“五院”)是佳木斯市唯一治疗各类传染病的三级甲等专科医院(市传染病医院),也是佳木斯市新冠肺炎的唯一定点救治医院。2014年于俊洲临危受命,来到风雨飘摇中的五院,于俊洲便肩负起五院的发展的历史重任。 2019年12月,网络曝出武汉出现不明原因肺炎,于俊洲对疫情发展保持了高度关注,凭着多年的职业敏感和洞察力,加上医院非典、甲流、炭疽等疫情经历,在他的推动下,全院第一时间制定并启动了公共卫生应急防控救治工作预案,将就诊、治疗、隔离、防护等相关流程和制度进行规范,并组织统一培训、应急演练,完善物质储备,一切工作按部就班推动开来...... 1月21日,组建了4支医疗梯队;1月22日,隔离病区楼正式启用;1月25日,佳木斯市首例确诊患者入院…… “提前预判和早做准备为五院赢得了防控先机。”于俊洲坦言,“这是因为我们对于传染病防控常年处于备战状态,有着综合医院没有的优势。”于俊洲表示,作为传染病专科医院,五院每年都会按照国家标准,组织全员培训和模拟演练。SRAS、MERS、甲流、炭疽等我们都有相应的、较为完备的防控预案,当然,医用防护用品也准备得比较齐全。在学科能力建设上五院除承担常见传染病诊治和突发传染病的诊疗职能外,也承担着黑龙江省东部地区呼吸道疾病传染病防治职能,尤其在呼吸性疾病重症方面具有完善的人才和技术储备,并建有全市唯一的呼吸危重症ICU,在肺、胸部疑难疾病的鉴别诊断方面具备领先水平。通过近几年积淀在硬件设施上的优势也逐渐凸显,2017年9月结核内科楼投入使用,医疗分区严格按照传染病诊疗中心的标准设计建设,均是高标准的“三区二通道”设计,加上完善的PCR实验室及放射等辅助用房,均为此次新冠肺炎患者的收治提供了充分的软硬件基础保障。

  夙夜在公,从容应对。

  1月25日,佳木斯市启动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在疫情防控工作部署会上,于俊洲提出了发挥传染病专科优势、优化流程、反应快速的防控思路,要求一切工作都服从和服务于防治疫情的大局,按照“打破职能界限,全院一盘棋”的总体原则进行混合编队,这一体系使整个战役在管理层面有了强力的支撑,为日后更加艰巨的疫情防控工作指明了方向,确立了原则,压实了责任。固定在每天8点召开的“新冠”疫情应急例会是前敌“指挥部”,固定流程传达市指挥部最新防控信息和要求,听取各工作组汇报,现场解决各类问题,明确下一步工作安排。每一条指令从例会发出后,都能够得到高效的执行,全院新冠疫情防控体系迅速搭建,实现了制度化、标准化、规范化和高效化,这是整个疫情期间始终能够健康、平稳运转的坚强保障。 每天本来就保持高强度的工作节奏,为保证本地区新冠疫情医疗救治的整体性,于俊洲自己默默忍着病痛,在确保全院医疗救治的同时,亲自率领主力专家团队5次驰援佳木斯所辖周边县市保持双线作战,积极指导医联体内下级医院疑似病例诊断和诊疗,通过整体战,28天后全市所辖区域15名确诊患者在规范治疗后全部康复出院,并做好痊愈后患者的随访随诊管控,佳木斯地区率先“清零”,首战告捷。

  集中收治,分区管理。

  “集中隔离收治,分区分级管理,是处置传染病的首要而关键的一步”于俊洲表示,疫情发生后,五院对发热门诊、留观病区、隔离病区进行了重新布局和流程规范。同时建立普通发热门诊和新冠发热特殊门诊,有效隔离不同发热原因就诊人员,减少交叉感染。全院均实施了分区分级管理,隔离病区收治疑似和确诊病例,ICU病区收治危、重症患者,其他病区收治轻症患者,另外设立独立留观病区,严格执行筛查标准,不漏过一个疑似患者。

  一人一策,精准施治,实现患者零死亡。

  从接收第1例确诊病例到所有隔离病区全部清空,于俊洲日夜坚守在疫情防控指挥第一线,指挥调度疫情防控各项工作,随时关注确诊病例病情,亲自参与每个病例的诊疗工作,全力以赴救治患者并指导院内感染控制工作。作为医疗专家组组长,为了更好的治疗患者,降低病死率,于俊洲提出了“一人一策,精准施治”治疗原则,适时与北京佑安医院、地坛医院、武汉金银潭医院的专家沟通最新诊疗方案,对全院治疗方案及时修订更新。疫情开始后,于俊洲便成立了多学科诊疗团队,涵盖重症医学科、呼吸科、感染科、急诊科、中医等学科。同时,借助全市专家力量,通过随时视频会诊、每天巡诊、长期驻点和集体现场会诊相结合的方式,进一步优化诊疗方案,提高救治能力。“这15例病例,我们采取一个医疗团队救治一人的做法,对其进行密切监测,同时请专家组进行病情分析,确保救治工作万无一失。”于俊洲透露,15名患者中,有3例重症患者,医疗团队和专家组均为其“量身定制”了个体化治疗方案。

  靠前指挥、一线督导,确保医护零感染。

  除了新冠肺炎患者“零死亡”,确保医务人员“零感染”也是另一大目标。在28天的的集中抗疫战中,于俊洲经常亲临一线靠前指挥、督导,常常一连工作十几个小时。所有病区均配备了院感专员,全院实施三级院感督导体系目的就是防治院感发生,然而面对疫情拐点,他却不敢丝毫放松。如今,佳木斯市虽已实现本土病例清零,但对于俊洲而言,疫情防控远没到可以放松的阶段。“现在的‘清零’只是阶段性的,零患者不代表零风险,风险仍然存在,我们时刻保持战备状态。”这是于俊洲经常挂在嘴边的话。全力救治患者之余,于俊洲还把此次疫情当成一次“大考”,他亲自组织多个职能部门将救治工程中的经验执笔完成了《佳木斯市传染病院新冠肺炎专家共识手册》,为今后全市新冠救治储备了宝贵的实战经验。 于俊洲认为传染病防治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要建立完善的区域传染病防控、应急、救治体系,需要全社会各个部门的积极参与和分工协作,这对医院的下一步发展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未来,佳木斯五院要继续以打造区域性公共卫生应急救治中心为目标,力争到2025年,建设成为省内前列、区域龙头,以传染病专科技术为核心、综合医疗为支撑,医教研齐头并进的区域龙头医院。”

  于俊洲,男,汉族,1969年10月生,黑龙江佳木斯人,1996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91年8月参加工作,牡丹江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毕业,医学学士学位,经济管理学硕士学历,主任医师。 现任佳木斯市传染病院党委副书记、院长。 中国医院协会传染病医院管理分会第四届委员会常委、 黑龙江省医师协会第一届法制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黑龙江省医学会第八届理事会理事、黑龙江省医院管理协会第一届医院经营管理专业委员会委员、黑龙江省中西医结合医药学会肛肠专业委员会委员、黑龙江省第九届青联委员、佳木斯市第十五届人大代表、佳木斯市第十五届人大民侨外委委员、佳木斯市第八届青联常委、佳木斯市第九届青联副主席、佳木斯市红十字会常务理事、佳木斯市医政管理协会第一届理事会常务理事。 疫情期间获得市委、市应对新冠肺炎疫情领导小组指挥部通报表扬于俊洲为抗疫一线表现突出的共产党员。2019年荣获改革开放四十年佳木斯杰出贡献人物;2018年“改善医疗服务创新管理者”;2013年度“佳木斯市青联奉献奖”;2012年度全省卫生系统创建群众满意医院活动先进工作者;2006年-2007年度全市劳动模范;2005年度全省卫生系统行风建设先进工作者;1999年全市灾后防病防疫先进个人。 获市级科技成果一等奖3项;获市级科技成果二等奖2项;获市级科技成果三等奖3项;获国家级专利发明专利2项;发表国家级论文20篇。

(责任编辑:宋在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