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用“三法宝”建设基层治理样板间

2024-04-19 11:40:09大英县人民政府盐井街道办事处作者:葛君琴
       基层强则国家强,基层安则天下安。为加快推动基层治理工作提质、增效、升级,基层党组织要以党建引领为“主抓手”,打好思想转变“攻坚战”;用“红色物业”做剔骨刀,剜除街区管理“陈烂瘤”;变“集体经济”成引火种,点燃“自我造血”内生力。
       发挥组织优势,以党建引领力破“薄短软”。
       一是强队伍、聚合力,瞄准组织“薄”点。将建好支部、培育能人作为重中之重,强化基层党组织纽带作用,优配、配强社区党组织、小区党支部、网格党支部、两新组织领导班子,引导各级党组织在社区治理中找准定位,推动全地域党组织有力融合、全领域有效统筹、全功能有机衔接,将条块工作思想调到同一“波段”,引导各基层党组织“同频共振”,以组织力量激活城市基层治理“神经末梢”。二是树标杆、强引领,补全治理“短”点。“一类人群一面旗”,要选树多群体榜样在社区扬起“团员旗帜、党员旗帜、骨干旗帜”。基层党组织要联合团委,挖掘辖区党员先锋、青年人才、行业榜样,引导他们凝心聚力为基层治理建设出谋划策。要积极推动在职党员“双报到”、无职党员“设岗位、定责任”等好措施,深化党员“承诺·践诺·评诺”等好制度、好方法,以补全基层治理中的短板。三是重学习、优理论,强健思想“软”点。要把学习教育开展情况纳入基层党组织工作年度考核内容,各基层党员干部要以上率下,积极面向社区党员群众讲党课,宣讲党的最新理论成果,不断增强社区工作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要依托党员之家、社区党建阵地开办“社区夜校”、“社区教育学校”,满足居民日常学习需求,从根本上强健思想“软点”。
       汇集社会资源,以红色物业密织“服务网”。
       一是区域资源联享,“红色管家”搭建精准服务网。强化各领域服务集约集成,实现从“场地相加”“人员叠加”到“工作相通”“功能相融”,构建“街道—社区—小区”服务体系,形成“15分钟组织生活圈”,把群众家门口的体验感、幸福感拉满。以社区为单位,积极整合社区“两委”、物业公司党员、小区业委会党员成员等多方“红色管家”力量,以服务群众为重点,推动物业管理融入基层治理体系。“红色管家”向上对接资源、向下联系群众,治理合力凝聚至基层,便民服务提供到群众身边。二是凝集力量,“五社联动”搭建多元服务网。坚持区域发展一盘棋,着力扩大党建“联盟圈”,积极构建“上下联通、横向联建”的区域化党建组织体系和运行机制,积极推进社区、社会工作者、社区志愿者、社会组织与社会资源联动发展,探索打造“五社联动”模式,完善工作机制,畅通参与渠道,推动形成共建共治共享新时代基层治理新格局。
       扩大造血车间,以集体经济铺实“致富路”
       一是坚持社企合作,打通“就业高速”实现人力创收“致富路”。基层党组织积极与周边企业合作,收集就业信息,建立就业平台,提供就业服务,实现居民就业“量体裁衣、对口输出”。坚持红色共建,培育“专业家政”实现服务创收,积极组织居民参与“红色物业”专业家政培育,提升服务水平,实现创业就业增收。二是坚持优势互补,盘活“闲置资源”走上资源创收“致富路”。坚持联合创办、发展“社区企业”实现抱团创收,实施社区+社会企业+社区居民参与的社区共享超市等社区产业,实现增收。三是丰富“社区业态”,踏上多样发展“致富路”。基层党组织要积极对接国资放开门面租赁,打造特色商业街区,引进餐饮、零售、批发、家居、电器等业态,满足居民日常需求,凝聚人气,聚集财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