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机构编制为“纽带”,服务保障大民生

2024-03-23 10:57:05中共射洪市委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作者:肖颖
      “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更是体现了人民的拥护和爱戴是大国之舟能够乘风破浪、勇往直前的根本。要实现国家繁荣富强,提升人民幸福感,离不开强有力的体制机制保障。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握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特点和规律,走好新时代群众路线,在深入实际、深入群众的躬身实践中,增进群众感情、把准群众脉搏、精准服务群众,满足人民多层次多样化需求,把工作做到人民群众心坎上”。这对新形势下的机构编制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同时指明了方向。
       厘清明确职责边界,促进部门高效履职。纵观过去,部门推诿扯皮、“踢皮球”现象时有发生。因此,明确职责边界,精准划分“责任田”显得尤为必要。我们要聚焦群众急难愁盼,常态化开展走访调研,详细了解与日常生产生活紧密相关、群众反映较为集中的民生问题,以部门“三定”规定为基本依据,梳理明确包含安全生产监管、优化营商环境、油烟污染防治等职责边界事项,广泛征求各部门意见建议,及时对部门职责边界清单进行动态调整,促进部门高效履职,提升人民办事幸福感。
       优先保障医疗民生,筑牢群众健康防线。良好的人民健康状况是实现国家长期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而“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却一直困扰着广大人民。我们要进一步整合医疗卫生资源,推进疾病预防控制体制改革,提升公立医院保障服务能力。创新编制管理,探索建立编制“周转池”,进一步做大人才专项编制体量,将稀缺的编制资源向引进医疗卫生类高层次人才倾斜。重点保障公立医院高层次人才、关键岗位骨干人员以及基层卫生院卫技人员的用编需求,打造一支高水平的基层医疗队伍,提升人民就医幸福感。
       科学配置教育资源,提高编制使用效益。“少年强则国强”,教育是百年大计,是重要民生工程。我们要创新做好教育资源的调整优化,确保学校布局与乡村振兴战略、新型城镇化进程相融合。根据城乡中小学学段生源变化情况,对不同学段设置差异化的调节编制比例,在确保每所公办中小学教职工编制达到国家标准的前提下,综合考虑师生比和班师比,科学调整学校编制,确保编制配置紧跟生源变化超前布局、合理配置。持续深化“县管校聘”,盘活现有教师“存量”、培育优秀骨干教师“增量”、应对教师交流轮岗“变量”,通过科学调配盘活教育资源,提升人民就学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