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读“新年贺词” 细听“步伐铿锵”
2024-03-04 22:49:07大英县人民政府盐井街道办事处作者:陆丽平
岁序更替,华章又新。新年前夕,国家主席习近平发表了二〇二四年新年贺词。回望2023年,习近平总书记用“走得很坚实”“走得很有力量”“走得很见神采”“走得很显底气”总结了我们的国家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局之年的发展历程。亲切的问候温暖人心,热切的期盼催人奋进。广大党员干部要细细品味,深刻学习,认真读懂新年贺词里的深刻含义,汲取奋进力量,从“新年贺词”中感悟我们走过的“每一步”的分量,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奋勇争先、建功立业。
从“这一年的步伐,我们走得很坚实”中感悟“奋斗步伐”的分量,用心探索“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为民真谛。2023年,疫情防控平稳转段,我国经济持续回升向好,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这来之不易的成绩,靠的是“辛勤劳作的农民,埋头苦干的工人,敢闯敢拼的创业者,保家卫国的子弟兵,各行各业的人们都在挥洒汗水”。无数中国人民在平凡的岗位上贡献了不平凡的努力,造就了我国不平凡的成绩。习近平主席深刻指出,“人民永远是我们战胜一切困难挑战的最大依靠。”作为党员干部,我们创业的根本在于“一切为了人民、为了人民的一切”,我们要永葆“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责任心,越是艰难越向前,百折不挠谋突破,多当几回热锅上的蚂蚁”,多接几个“烫手的山芋”,知“责”于心、担“责”于身、履“责”于行,以坚实的“奋斗步伐”在2024年大踏步向前走,挺起“民之所忧,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的担当脊梁,时刻准备着,在人民需要的时候挺身而出,全力以赴。
从“这一年的步伐,我们走得很有力量”中感悟“发展步伐”的分量,持续擦亮“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创新底色。2023年,C919大飞机实现商飞,国产大型邮轮完成试航,神舟家族太空接力,“奋斗者”号极限深潜,各种国潮层出不穷。“穷则变,变则通”,中国人民自古以来就注重自强不息、革故鼎新,更居安思危、未雨绸缪,中国共产党百年来栉风沐雨、披荆斩棘,带领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我们走的每一步既有大胆的创新尝试,更有稳扎稳打的踏实探索,“逢山开路,遇水架桥”是我们的永远不服输、永远不甘现状的表现。瞄准新目标,奋进新征程。未来我们面对的风险和挑战层出不穷,广大党员干部唯有坚定信念,敢于斗争,勇于创新,才能一往无前。要自觉用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为创新工作方式方法奠定良好的基础;要以如磐信念为坚强支撑,凝聚“乱云飞渡仍从容”的定力,无论形势任务如何变化,无论遇到什么惊涛骇浪,都保持清醒头脑,勇敢迎接风险挑战,昂首走好前进路。
从“这一年的步伐,我们走得很显底气”中感悟“文明步伐”的分量,大力弘扬“守护文明根脉,激扬自信力量”的团结精神。泱泱中华,源远流长的历史,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是我们的自信之基、力量之源。56项世界遗产、76万多处不可移动文物、1.08亿件国有可移动文物……把它们保护呵护好,是对历史和人民的负责。“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是民族强固的内聚力和坚强的纽带。”文物和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中华优秀文明资源。民族的复兴需要强大的物质力量,也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远眺前行的路,明天的中国,依然要不忘“来时之路”,要凝聚结奋进的精神力量,让中华文化以自信开放的姿态走出去,与世界各国交流互鉴,携手同行;让赓续五千年不断的中华文脉,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汇入新时代澎湃向前的洪流;让古老文脉在赓续传承中弘扬光大,中华文明在时代发展中彰显强大的生命力,激发中华儿女极大的文化自信,照亮民族伟大复兴的壮丽征程。
星河流转,又是一载。过去的一年里,我们有收获有喜悦、有不易有辛酸,但我们更对未来充满信心、元气满满。再见,极不平凡的2023;你好,奋斗不息的2024,新的一年,让我们携手继续在平凡的岗位上驰而不息,用心用情用力创造不平凡的业绩。
从“这一年的步伐,我们走得很坚实”中感悟“奋斗步伐”的分量,用心探索“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为民真谛。2023年,疫情防控平稳转段,我国经济持续回升向好,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这来之不易的成绩,靠的是“辛勤劳作的农民,埋头苦干的工人,敢闯敢拼的创业者,保家卫国的子弟兵,各行各业的人们都在挥洒汗水”。无数中国人民在平凡的岗位上贡献了不平凡的努力,造就了我国不平凡的成绩。习近平主席深刻指出,“人民永远是我们战胜一切困难挑战的最大依靠。”作为党员干部,我们创业的根本在于“一切为了人民、为了人民的一切”,我们要永葆“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责任心,越是艰难越向前,百折不挠谋突破,多当几回热锅上的蚂蚁”,多接几个“烫手的山芋”,知“责”于心、担“责”于身、履“责”于行,以坚实的“奋斗步伐”在2024年大踏步向前走,挺起“民之所忧,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的担当脊梁,时刻准备着,在人民需要的时候挺身而出,全力以赴。
从“这一年的步伐,我们走得很有力量”中感悟“发展步伐”的分量,持续擦亮“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创新底色。2023年,C919大飞机实现商飞,国产大型邮轮完成试航,神舟家族太空接力,“奋斗者”号极限深潜,各种国潮层出不穷。“穷则变,变则通”,中国人民自古以来就注重自强不息、革故鼎新,更居安思危、未雨绸缪,中国共产党百年来栉风沐雨、披荆斩棘,带领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我们走的每一步既有大胆的创新尝试,更有稳扎稳打的踏实探索,“逢山开路,遇水架桥”是我们的永远不服输、永远不甘现状的表现。瞄准新目标,奋进新征程。未来我们面对的风险和挑战层出不穷,广大党员干部唯有坚定信念,敢于斗争,勇于创新,才能一往无前。要自觉用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为创新工作方式方法奠定良好的基础;要以如磐信念为坚强支撑,凝聚“乱云飞渡仍从容”的定力,无论形势任务如何变化,无论遇到什么惊涛骇浪,都保持清醒头脑,勇敢迎接风险挑战,昂首走好前进路。
从“这一年的步伐,我们走得很显底气”中感悟“文明步伐”的分量,大力弘扬“守护文明根脉,激扬自信力量”的团结精神。泱泱中华,源远流长的历史,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是我们的自信之基、力量之源。56项世界遗产、76万多处不可移动文物、1.08亿件国有可移动文物……把它们保护呵护好,是对历史和人民的负责。“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是民族强固的内聚力和坚强的纽带。”文物和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中华优秀文明资源。民族的复兴需要强大的物质力量,也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远眺前行的路,明天的中国,依然要不忘“来时之路”,要凝聚结奋进的精神力量,让中华文化以自信开放的姿态走出去,与世界各国交流互鉴,携手同行;让赓续五千年不断的中华文脉,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汇入新时代澎湃向前的洪流;让古老文脉在赓续传承中弘扬光大,中华文明在时代发展中彰显强大的生命力,激发中华儿女极大的文化自信,照亮民族伟大复兴的壮丽征程。
星河流转,又是一载。过去的一年里,我们有收获有喜悦、有不易有辛酸,但我们更对未来充满信心、元气满满。再见,极不平凡的2023;你好,奋斗不息的2024,新的一年,让我们携手继续在平凡的岗位上驰而不息,用心用情用力创造不平凡的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