槐花镇:植保无人机助力小麦增收
2024-02-27 22:58:50蓬溪县槐花镇作者:通讯员
目前,蓬溪县槐花镇11000余亩冬小麦进入春季管护关键期,当地抢抓农时,使用植保无人机开展小麦病虫害防治作业,确保小麦稳产丰收。
2月27日,在槐花镇狮桥村1组村集体经营农田里,小麦绿意盎然,工作人员通过遥控设备设置好路线,操控两架植保无人机腾空而起,沿着小麦田低空飞行,不断向连片的小麦喷施生长调节剂、杀菌剂、杀虫剂。相比传统人工作业方式,植保无人机喷洒更加均匀,防治效果更好。
参与现场作业的蓬溪县第一稼种业有限公司无人机飞手介绍,一架无人机可以装药40升,5升一亩地,一次可作业8亩地,一台无人机一天的作业量可达到300亩,其效率是人工的15倍;喷洒的植物生长调节剂芸苔素内酯可以促使根系发达、增强光合作用,杀虫剂噻虫嗪、其美杀菌剂能有效防治小麦白粉病、赤霉病、锈病、蚜虫等病虫害。
狮桥村支部书记汤杰山说:“为了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我村流转了170余亩土地,这一季都种上了冬小麦,以前喷洒农药,三到四个人要两三天,现在使用无人机两三个小时可以结束,降低了种植小麦的成本和劳动强度。麦子长势还可以,每亩800斤应该没问题,预计可为村集体经济增收13万余元。”
为进一步降低种植成本、提高种植效率,使村民的收入再上一个新台阶、村集体经济持续发展壮大,近年来,槐花镇积极引进第一稼种业有限公司等专业农机社会化服务机构,推进农业生产机械化进程,降低农业劳动强度,提高规模化防治速度和效果。如今,在槐花镇的田间地头,无人机作业的身影越来越常见,科技型农业的发展也让越来越多农民对未来充满了信心。
2月27日,在槐花镇狮桥村1组村集体经营农田里,小麦绿意盎然,工作人员通过遥控设备设置好路线,操控两架植保无人机腾空而起,沿着小麦田低空飞行,不断向连片的小麦喷施生长调节剂、杀菌剂、杀虫剂。相比传统人工作业方式,植保无人机喷洒更加均匀,防治效果更好。
参与现场作业的蓬溪县第一稼种业有限公司无人机飞手介绍,一架无人机可以装药40升,5升一亩地,一次可作业8亩地,一台无人机一天的作业量可达到300亩,其效率是人工的15倍;喷洒的植物生长调节剂芸苔素内酯可以促使根系发达、增强光合作用,杀虫剂噻虫嗪、其美杀菌剂能有效防治小麦白粉病、赤霉病、锈病、蚜虫等病虫害。
狮桥村支部书记汤杰山说:“为了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我村流转了170余亩土地,这一季都种上了冬小麦,以前喷洒农药,三到四个人要两三天,现在使用无人机两三个小时可以结束,降低了种植小麦的成本和劳动强度。麦子长势还可以,每亩800斤应该没问题,预计可为村集体经济增收13万余元。”
为进一步降低种植成本、提高种植效率,使村民的收入再上一个新台阶、村集体经济持续发展壮大,近年来,槐花镇积极引进第一稼种业有限公司等专业农机社会化服务机构,推进农业生产机械化进程,降低农业劳动强度,提高规模化防治速度和效果。如今,在槐花镇的田间地头,无人机作业的身影越来越常见,科技型农业的发展也让越来越多农民对未来充满了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