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调研要“不”约而“同”

2023-10-23 12:26:21大英县人民政府盐井街道办事处作者:通讯员
       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的工作方案》提出:“必须坚持问题导向,增强问题意识,敢于正视问题、善于发现问题,以解决问题为根本目的,真正把情况摸清、把问题找准、把对策提实。”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更是我们开展工作的基础和方法、攻坚克难的利器良方。党员干部们要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做到“不忘”“不畏”“不怠”,听清群众声音、把握问题本质,为推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迈好步、开好局。
       时刻“不忘”以民为本,“同频共振”听清群众呼声。李强总理在答记者问时说过:“坐在办公室碰到的都是问题,下去调研看到的都是办法,高手在民间。”人民群众是党的根基,是党的力量源泉和执政基石。每一名群众都是我们学习的对象,我们党员干部应该调查研究是我们深入了解基层、通达民意的“桥梁”,群众满不满意、高不高兴、答不答应是检验调研工作成效的重要标尺。党员干部要始终牢记群众是调查研究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始终保持谦虚的态度,尊重人民的智慧和经验,聆听群众的心声,感受他们的生活,切实将群众需求作为工作的中心,把全心全意为人民群众服务作为工作的导向,坚持走群众路线,不走过场,不流于形式,深入到群众中去,听清群众声音、听懂群众呼声、解决群众困难,用实实在在的研究成果,推动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坚决“不畏”艰难险阻,“同心协力”收集一线信息。调查研究是“逢山开好路、遇水搭好桥”的基本功,中国共产党在风雨百年路上几度面临天堑恶波,但巍巍巨轮总能在汹涌波涛中找准航向,在风雨如磐中爆发伟力,靠的就是调查研究这个传家宝。"涉浅水者得鱼虾,涉深水者得蛟龙",一线是困难的“第一现场”,群众是问题的“第一目击者”,我们干事创业遇到各种困难和挑战只能通过调查研究听到真话、看到真况、访到实情。面临如今“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的情况,党员干部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和沉稳的定力去搞好调查研究,面对困难刨根问底、解决矛盾抽丝剥茧,要“一竿子插到底”,到一线去、到群众中间去,既要有“涉深水”的勇气,更要有“得蛟龙”的决心,不畏艰险,不惧困难,实事求是地收集数据和信息,只有掌握第一手的信息,才能为党的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和坚实的保障。
       常抓“不怠”利民之事,“同向发力”破解困民难题。“利民之事,丝发必兴”,“时代楷模”廖俊波曾说:“群众遇到困难来找我们的时候,一定要换位思考,想想如果我们站在他们的位置上该怎么办,这时候你就一定会尽心尽力帮他们去办事。”廖书记把心思全部放在解决群众切身利益的民生实事上,真心实意为群众送去了温暖。调查研究的核心目标是解决问题,一切工作、一切研究,最终都要落实到为人民群众解决实际问题上,广大党员干部要如廖书记一般常抓不怠“利民之事”,把一张张群众反映的“问题清单”,当作为群众排忧解难的“履职清单”,当作需要下大力气攻坚克难的“任务清单”,开展调研之时把群众的事当成自家事,在联系服务群众上多用心用情用力,多在推动解决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解决上下功夫,才能让群众有“看得见、摸得着”的变化,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满足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