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升镇:党建引领聚活力,制种玉米喜丰收
2023-08-18 10:57:41文升镇作者:周春树
8月的天热情似火,文升镇各村抓住一早一晚的微凉,组织群众在玉米地穿梭,掰玉米、转运、撕苞衣大家挥洒汗水,忙得不亦乐乎,呈现一片热火朝天的丰收景象。“今年我们村种植了120亩制种玉米,按照1200元/亩的保底协议及国家补贴政策,集体增收可达18万元以上。”邓城垭村党总支书记陈彪说。
党建引领定好盘子,“穷山村”结出“金种子”。民族要兴旺,乡村必振兴,文升镇党委着力把党的组织优势转化为行动优势,将产业振兴作为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种业是农业的‘芯片’,是国家粮食安全的命脉,我镇发展制种玉米已有18个年头,但以往都是小打小闹,直到2021年发展950亩,2022年发展2800余亩,今年我们要进一步总结过去的成功经验,加大资金资源投入力度,提高亩均效益,扩大制种面积,让制种产业在文升扎根落户。”镇党委书记黄帅在玉米制种专题会议上强调。2023年,文升镇积极对标全市农业产业目标,锚定射洪市争创全省首批玉米制种生产基地目标,建成玉米制种基地4000余亩。
干部埋头蹚出路子,“金种子”成为“金名片”。培育一个主导产业千难万难,需要像呵护孩子一样精心照料。为确保增产增收,镇聘请技术人员统一指导;为降低产业风险,镇同制种公司签订保底收购协议;为提高干部群众积极性,镇通过召开流动现场会、春耕生产动员会、农村工作会组织大家互学互长;为抢抓农时,镇组建劳务专合社,成立党员先锋队,同群众一道抢种抢收;村两委干部早出晚归,指导群众旋地、播种、施肥、喷药、除草、授粉。“为了节省开支,我们村两委干部都亲自搬运肥料、采收玉米,没有领取一分工钱,只要能发展好产业,壮大集体经济,再累都值得。”看着金灿灿的玉米山,仁鑫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杨兴明说。
集体带动挣到票子,“金名片”换来“金效益”。全镇9个村集体经济组织通过“公司+村集体”等模式,与多家农业公司以订单种植方式发展玉米制种。2022年各村集体经济均突破5万元,其中仁鑫村集体经济达到136万元,助农增收80余万元。2023年村集体经济合作社牵头发展48个种植基地,经测算,制种玉米今年亩产300-600斤,预计全镇村集体经济增收200余万,助农增收186万元。“像我这个年龄段出去打工都没人要,但是我在村上的制种基地务工一天至少可以挣80元钱,尤其是在玉米收获的时候,手脚麻利点,最多一天可以挣270元,而且是当天领钱。”仁鑫村村民张某满脸兴奋。“我今年种植制种玉米100余亩,预计收入在13万元左右……”仁鑫村种植大户任某说。据统计,依靠制种玉米增收的个体共有131户。
镇党委书记黄帅表示,文升镇将紧盯现代种业政策不动摇,积极融入沈水河现代种业优培区建设,助力建成全省最大的种业基地,擦亮种业“芯片”这块金字招牌;锚定文升发展路劲不动摇,进一步加强宜机化耕种和基础设施改造,扩大基地种植规模,提升制种产能,打造文升特有农业品牌;促进产业增效农民增收不动摇,坚持村集体经济壮大和农民增收有机统一,围绕玉米制种产业成立农机劳务合作社,建立利益链接机制,解决好农村弱劳动力问题,让村集体“腰包”鼓起来、村民“红利”多起来,共同绘出乡村振兴“好丰景”。
党建引领定好盘子,“穷山村”结出“金种子”。民族要兴旺,乡村必振兴,文升镇党委着力把党的组织优势转化为行动优势,将产业振兴作为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种业是农业的‘芯片’,是国家粮食安全的命脉,我镇发展制种玉米已有18个年头,但以往都是小打小闹,直到2021年发展950亩,2022年发展2800余亩,今年我们要进一步总结过去的成功经验,加大资金资源投入力度,提高亩均效益,扩大制种面积,让制种产业在文升扎根落户。”镇党委书记黄帅在玉米制种专题会议上强调。2023年,文升镇积极对标全市农业产业目标,锚定射洪市争创全省首批玉米制种生产基地目标,建成玉米制种基地4000余亩。
干部埋头蹚出路子,“金种子”成为“金名片”。培育一个主导产业千难万难,需要像呵护孩子一样精心照料。为确保增产增收,镇聘请技术人员统一指导;为降低产业风险,镇同制种公司签订保底收购协议;为提高干部群众积极性,镇通过召开流动现场会、春耕生产动员会、农村工作会组织大家互学互长;为抢抓农时,镇组建劳务专合社,成立党员先锋队,同群众一道抢种抢收;村两委干部早出晚归,指导群众旋地、播种、施肥、喷药、除草、授粉。“为了节省开支,我们村两委干部都亲自搬运肥料、采收玉米,没有领取一分工钱,只要能发展好产业,壮大集体经济,再累都值得。”看着金灿灿的玉米山,仁鑫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杨兴明说。
集体带动挣到票子,“金名片”换来“金效益”。全镇9个村集体经济组织通过“公司+村集体”等模式,与多家农业公司以订单种植方式发展玉米制种。2022年各村集体经济均突破5万元,其中仁鑫村集体经济达到136万元,助农增收80余万元。2023年村集体经济合作社牵头发展48个种植基地,经测算,制种玉米今年亩产300-600斤,预计全镇村集体经济增收200余万,助农增收186万元。“像我这个年龄段出去打工都没人要,但是我在村上的制种基地务工一天至少可以挣80元钱,尤其是在玉米收获的时候,手脚麻利点,最多一天可以挣270元,而且是当天领钱。”仁鑫村村民张某满脸兴奋。“我今年种植制种玉米100余亩,预计收入在13万元左右……”仁鑫村种植大户任某说。据统计,依靠制种玉米增收的个体共有131户。
镇党委书记黄帅表示,文升镇将紧盯现代种业政策不动摇,积极融入沈水河现代种业优培区建设,助力建成全省最大的种业基地,擦亮种业“芯片”这块金字招牌;锚定文升发展路劲不动摇,进一步加强宜机化耕种和基础设施改造,扩大基地种植规模,提升制种产能,打造文升特有农业品牌;促进产业增效农民增收不动摇,坚持村集体经济壮大和农民增收有机统一,围绕玉米制种产业成立农机劳务合作社,建立利益链接机制,解决好农村弱劳动力问题,让村集体“腰包”鼓起来、村民“红利”多起来,共同绘出乡村振兴“好丰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