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方并举共促发展,医防融合守护健康
2025年4月2日,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呼吸与共病研究院院长李为民教授率领专家团队莅临营山县,就呼吸共病“四早”防控工作开展专题调研。本次调研既是对营山县在慢性病防控领域成果的高度认可,也是对“四早”防控工作的深度指导。作为调研的重要站点,西月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凭借其在基层医疗服务中的突出表现,获得了专家团队的充分肯定,并被寄予推动“四早”防控示范基地建设的厚望。
基层发力,打通健康“最后一公里”
西月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自2010年成立以来,始终秉持“服务为民、健康优先”的理念,扎根基层、服务群众,是营山县三大行政社区的主要医疗保障力量,覆盖人口约50900人。中心现有医疗团队55人,其中高级职称6人,中级17人,其他医务人员32人,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人才梯队和诊疗能力。在慢性病防控方面,中心已积累了丰富经验,尤其在高血压、糖尿病等常见慢病筛查和规范管理中成效显著。通过常态化健康体检、动态病情管理及精准健康教育,中心逐步建立起“预防为主、干预及时”的慢病防控机制,为辖区居民提供坚实的健康屏障。
专家指导,明确“四早”防控新方向
“四早”防控,即“早预防、早筛查、早诊断、早治疗”,是当前慢性病管理的重要策略。李为民教授在调研中指出,基层医疗机构是“四早”策略的关键环节,要通过精准干预,将慢性病防控关口前移,切实解决“三高三低”(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与低知晓率、低诊疗率、低控制率)等现实问题。
西月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被确立为“四早”防控示范基地,正是希望其在技术推广、健康教育、筛查管理等方面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从而为营山县乃至更广区域的慢病防治提供样板支撑。
技术赋能,华西医院鼎力支持
作为全国领先的医疗机构,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在“四早”防控示范基地建设中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团队将协助西月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完善筛查体系,引入便携式肺功能仪、早期肺癌筛查技术、微创治疗方法等先进手段,全面提升诊断和治疗效率。此外,华西医院还将通过定期开展医护培训和技术带教,不断强化基层医疗人员的专业能力,实现知识下沉与技术落地,为“四早”策略在基层的有效执行提供人才保障。
政府护航,协同机制全面发力
营山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此次示范基地建设。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张华在座谈会上表示,人民健康是发展大计,“四早”防控示范基地的落地,是惠及百姓的重要举措,必将显著提升居民的健康获得感。
副县长晏利民则强调,县政府将以“政府主导、医防融合、部门协同”的工作模式,全面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投入与人才引进,全力保障“四早”策略的推进。他指出,要通过制度机制创新,确保基层医疗机构在慢病防控中真正“顶得住、接得稳、干得好”。
合力共建,绘就“健康营山”新蓝图
“四早”防控示范基地的建设,标志着营山县在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上迈入新阶段。西月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作为承载主体,不仅将进一步提升自身服务能力,也将在全县乃至全市范围内起到引领示范作用。正如古语所言,“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基层医疗的无声付出,是健康社会的坚实基石。未来,西月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将继续秉承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的理念,强化医防融合、深化协同联动、提升服务质量,努力打造群众家门口的健康守护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