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形式主义束缚,助力民族复兴发展
发布时间:2025-03-28 15:29:11 来源:苍溪县龙王镇人民政府 浏览量: 作者:郑旭阳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切实改进作风,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顽疾,持续为基层减负。党的执政根基与力量源泉在于基层,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我们必须坚定决心,大力纠治顽瘴痼疾,通过实际行动为基层解除束缚、减轻负担,赋能基层实现高质量发展,汇聚迈向新征程、贡献新时代的磅礴力量。
有效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关键在于精确施策、靶向治理。首先,从源头削减非必要文件与会议,大幅简化报表资料,使基层人员摆脱文案重负。其次,构建明晰的制度框架,强调考核指标应“精简高效”,秉持着眼长远、实事求是的原则,在设置考核标准时应重点聚焦经济发展、民生保障与改善等核心领域,剔除那些泛泛而谈、缺乏针对性及重复性的指标。只有这样,才能让基层工作人员真正放下包袱,轻装上阵,全心全意投入到服务群众、促进发展的实践中去。
大力赋能基层发展,应当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念,激发干部勇于担当、积极作为。要引导基层干部深刻理解“减负”绝非“减责”或“减担”,而是要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作为工作的起点与归宿。要勇于承担起时代赋予的重任,提升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保持不畏艰难、勇于挑战的精神风貌。基层利用减负所释放的时间和精力,做群众看得见、感受得到、真正受益的实事,做为后人奠定基础、有利于长远的善事。处理好稳定与发展、创新与守成、表象与本质、当前与长远的关系,坚持全面考量、稳中求进,避免脱离实际的形象工程、政绩工程,将为民服务、为民造福视为最核心的政绩。
在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之际,我们务必深刻认识形式主义的危害,坚决摒弃形式主义。唯有打破形式主义的束缚,为基层注入发展动能,才能让基层干部有更多精力投身于改革发展实践,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改革发展的成果,共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