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4-16 20:49:15 来源:达川区逸夫小学 浏览量: 作者:通讯员
在教育的征程上,交流与学习如同明亮的灯塔,指引着教师们不断提升专业素养。4月7日至11日,万源石塘学校第四批赴达川区逸夫小学跟岗交流活动顺利开展,为两校教师的成长注入了新的活力。
活动开启:
师徒结对 扬帆起航
学习之旅:
全方位的成长体验
随堂观摩听课
开展随堂听课,观摩学习逸夫指导教师的教学方法、课堂组织和与学生的互动方式,汲取优秀教学经验。
教研碰撞火花
积极参与学科教研,两校教师共同研讨教学策略,分享优质教学资源,拓宽教学思路。
晨读书香弥漫
跟岗晨读指导,学习国学经典诵读的组织方式、阅读材料的选择以及如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晨读。
批改评价把关
参与作业批改或学业测评活动,学习作业设计理念、批改方式及学业评价标准,把握教学质量监控技巧。
线上共学共进
逸夫小学组织本校语文教研组携手石塘教师共同参加了结盟学校成都市盐道街小学开展的语文群文阅读教学“云教”课堂系列研讨活动线上学习,在这场特殊的学习旅程中,逸夫小学与石塘跟岗教师认真聆听,积极参与互动研讨,在云端共探群文阅读的课堂实践路径,为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蓄力前行。
收获成长:
点滴积累 感悟升华
逸夫师父们的课例精彩纷呈,跟岗教师通过课例观摩、实践磨砺、研讨交流收获教学技巧,提升技能,启迪思路,感恩师父悉心指导。
柏娟老师在班级管理、教学方法、课堂技巧以及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等方面对我悉心指导,让我受益匪浅。她引领我以生为本,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将差异化教学融入日常课堂。我与她交流高效批改作业的技巧,以及如何在教学中处理细节问题,知不足,补短板,增强了教学自信。未来,我将以更谦逊的态度深耕教学,用专业和热爱点亮学生的成长之路。
杨成述老师的数学课对我启发很大。在教学《小数的大小比较》时,她引导学生小组讨论,从整数部分、十分位、百分位逐步分析比较。课堂气氛活跃,孩子们各抒己见,在思维碰撞中掌握了知识。在杨老师教学魅力的感染下,我意识到,教育不只是知识的传授,更是温暖的陪伴。回到石塘,我也要走进学生,做他们成长路上的引路人。
感恩师父柏婵娟老师的指导,我收获颇丰。柏老师的语文课匠心独运,巧妙设计互动环节,课堂氛围轻松活跃,孩子们乐学爱学,教知识传授水到渠成。在管理班级方面,她教我不要一味立规矩,要注意身教重于言教,要关爱学子,用鼓励代替批评,营造阳光向上的班风学风。跟岗培训让我打破了教学认知局限,未来我要多学多尝试,把新方法用在课堂,与学生一起成长。
观摩吴天清老师的数学课,我深切感受到情境教学法的魅力。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把抽象的数学知识融入其中。感谢吴老师为我打开了新的教学视野,让我汲取了很多优秀的教学经验。我会将所学运用到实际教学中,不断提升教学水平,让数学课堂更加生动高效。
“在体验中学习,在学习中体会”这是我跟岗学习以来的最深体会。师父张小梅老师的数学课自然流畅,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在教学中,她耐心指导学生,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她的指导下,我也给孩子们上了一堂课,发现孩子们思维敏捷,积极思考,课堂变得生动有趣。通过向她学习,我更新了教育理念,开拓了教学视野。
在为期一周的跟岗学习历程中,我有幸师从王丽娟老师。王老师以其独特的人格魅力照亮学生的心田,让我领悟到优秀教师的风范。她精心雕琢教学设计,课后亦善于反思,不断积累经验。王老师还悉心指导我高效批改作业之法,其贴近生活的课堂实例,如同涓涓细流,滋润我对教育理念的认知,让我深知“身教”的力量。感恩这宝贵的学习机缘,更感激王老师毫无保留的倾囊相授。
在跟岗培训期间,观摩师父张小梅教师的课堂如同置身教学百花园。我学到多样教学方法、课堂管理技巧与师生互动策略。教育是双向成长之旅,学生进步时教师要谦逊、不断更新理念方法,其内涵不仅是知识传递更是价值观引领。展望未来,我将以更开放心态深耕教学,用行动践行教育初心。跟岗培训是理论与实践的桥梁,让我在看中学,做中悟,坚定了我在教育领域深耕细作的信念。
“教育同根生,交流意韵长。”逸夫小学万源石塘学校第四批教师跟岗交流活动,是一场充满诗意的双向奔赴。两校互相学习,石塘学校跟岗教师收获教学方法与经验,也重新审视教育理念。感恩春日遇见,师徒情深意浓,在互相学习中共创教育的锦绣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