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0-22 19:53:43 来源:四川汉润水务集团有限公司 浏览量: 作者:龚海峰
高位推动,不断增强决策部署主导力。始终将城镇污水治理工作纳入污染防治攻坚战、民生实事、生态环境领域风险隐患排查整改、乡村建设等重点工作一体谋划、统筹推进。一是强化组织保障。成立以主要领导为组长的城镇污水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党委领导班子分别挂包重点项目工程,常态跟踪督导工作进展。二是强化日常调度。主要领导坚持每月召开工作推进会,分管领导每半月召开专题会商会,及时通报工作推进情况,倾力解决难点堵点卡点问题,确保城镇污水治理工作有序推进。三是强化督促检查。公司纪委主动介入,带领审计部相关人员不定期深入各工程建设现场,对作业安全、工程质量、施工进度等进行监督检查,确保工程形象更佳、质量更优、寿命更长。同时,公司还统筹各部门力量,组建重点工程项目建设工作专班,全力做好矛盾纠纷协调化解、建设材料质量把关、安全生产监督检查等具体工作,助推各项工程进展顺利、加快建设。
统筹联动,不断增强规划设计引领力。立足乡镇污水处理厂(站)收集能力不足、处理能力较弱、设施陈旧老化等实际情况,分批分类制定工作方案。一是制定攻坚方案。依据上级关于城镇污水处理工作的总体决策部署,结合公司排水工作实际,及时制定并印发了《四川汉润水务集团有限公司关于〈宣汉县城镇污水治理两年攻坚行动〉实施方案(2023—2024)》,力争通过两年时间集中攻坚,实现县城区市政排水管网病害及污水溢流问题动态清零,县城污水集中收集率达65%、处理率不低于94%,乡镇污水集中收集率达55%、处理率不低于59%。二是制定整改方案。结合全县污水处理设施在2024年7月洪涝灾害中的受损情况,拟定了《宣汉县乡镇污水处理设施整改方案(2024—2025)》,计划投入资金800余万元,对全县各污水处理厂(站)进行技术改造、管网维修、设备更换等。三是制定处理方案。根据各乡镇(街道)人口分布实际,“一站一策”确定污水处理方式,通过工程措施、技术措施、管理措施“三大措施”不断补齐全县污水处理基础设施短板。
投入撬动,不断增强项目攻坚源动力。坚持“政府主导,债贷融合”的工作思路,通过向上争取专项债、金融贷款等多种方式,先后与中国银行、农商银行、邮政银行等多家银行达成融资协议,累计贷款3478 2.62万元,全部用于工程项目建设、管网维修整治、厂(站)技术改造等。一是加快工程建设。今年上半年,(普光)锂钾园区污水处理厂顺利建成,正在通水试运;清溪污水处理站提档升级综合治理工程进入工程收尾阶段;宣汉县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厂三期扩建工程于2024年7月正式开工建设,预计2025年9月底前建成投运;南坝镇城市生活污水理厂提标改造及二期工程于2024年5月正式开工建设,预计2025年5月底建成。二是着力技术改造。全面完成天生、隘口、红岭等10个污水处理厂(站)升级改造工作,维修(重建)检查井280个,维修更换治污设备140余台,全面提升治污处理能力。三是实施管网整治。纵深推进南坝、新华、黄金、厂溪等37个场镇污水管网修复任务,共修复管网13公里、疏通管网17公里,实现污水收集全域化、处理方式多样化、污水排放达标化的工作目标。
管理促动,不断增强企业发展承载力。一是深化体制改革。以实施城乡水务一体化建设为契机,进行机构重组成立四川汉润水务集团有限公司,下设鑫润、鑫瀚两家污水处理子公司,全面负责全县排水工作。二是整合市场资源。按照县委、县政府关于城乡水务一体化建设的安排部署,2023年12月底,将县住建局、37个乡镇(街道)移交的53座乡镇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交由鑫润、鑫瀚两家子公司经营管理,实现全县排水“建、管、运”一体化管理目标。三是培育专业人才。立足全县58家污水处理厂(站)部分工作人员文化素质单一、技能水平不高、年龄结构较大的实际情况,采取择优聘用、定期培训、到点清退的方式,逐步建强职工队伍,为加快排水工作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人力资源保障。两年来,先后聘用本科生、大专生28人,举行专业技能及知识培训10余场次,清退达到年龄的民工、辅助工8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