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党建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时间:
您当前位置: 首页 > 达州党建

宣汉县水务局“五水”同建共治助力脱贫攻坚

发布时间:2020-09-29 09:38:00    来源:宣汉县水务局    浏览量:   作者:龚海峰

“十三五”以来,宣汉县水务局紧紧围绕水安全有保障、水资源有保证、水生态有保护、水文化有底蕴、水景观有特色的工作目标,坚持“五水”同建共治,助推宣汉县脱贫攻坚成功“整县摘帽”、顺利通过省级普查验收。

(一)管好水资源。严格按照《国务院关于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意见》《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办法的通知》和《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意见》精神,做到了:严守“三条红线”、落实“四项制度” 。一是加强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红线管理,严格实行用水总量控制。2016年我县实际用水总量控制在1.5亿m3,地下水用水量控制在0.22亿m3。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指标下降4.76%,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达到0.45;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为Ⅲ2017年我县实际用水总量控制在1.6亿m3,地下水用水量控制在0.22亿m3,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指标下降4.2%,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达到0.42;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2018年我县实际用水总量控制在1.66亿m3,地下水用水量控制在0.24亿m3,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指标下降3.5%,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控制0.42;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为2019年我县实际用水总量控制在1.7亿m3,地下水用水量控制在0.35亿m3,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指标下降2.8%,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达到0.4;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为二是严格水资源论证,实施取水许可管理强化项目申批与核准水资源论证及审批工作,以流域和区域用水总量控制红线为依据,强化水资源论证制度,严格水资源论证报告的审查。加强水资源论证及审批后的日常监管与执法工作。严格水资源有偿使用,水资源费征收实行计量收费,不断加强取水计量设施安装率和水资源费征收的监督检查,较大取用水户取水计量设施安装率达到100%。三是严格地下水管理,杜绝和限制过度开采地下水对有证合法取用水户的工业用水实行上限收费。2016年全县共征收水资源费204万元,2017年全县共征收水资源费245万元,2018年因费改税,水资源费统一由税务部门征收;四是加强用水效率控制红线管理,全面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成立了宣汉县节水用水领导小组,并建立了节约用水联席会议制度,为推动节水工作有序开展奠定了基础。将用水定额作为节水评价考核的重要依据,在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中强化节水评价内容,从源头上把好节约用水关口,促进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积极开展节水型社会达标建设、节水型企业单位、小区的创建工作,宣汉县节水型社会建设2018年顺利通过考核验收;五是加强水功能区限制纳污红线管理,严格控制入河湖排污总量。以农村农业面源污染控制水源保护区生态修护、生态建设工作为重点,饮用水水源地保护规划为指导,按职责在集中供水水源地一级保护区建设隔离防护工程、界碑、界桩、警示牌、宣传牌等防护措施,禁止无关人员和车辆入内,切实加强水源地保护和管理,控制面源污染,减少水源污染。

(二)治好水环境。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战略思想以及多次在四川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按照省、市、县党委政府的决策部署,充分发挥河长制工作牵头抓总作用,把“四项行动”“清四乱”工作摆在重中之重,大力开展农村生态污水治理、工业污染治理、农业面源污染治理、乡村给排水治理等水环境综合治理攻坚行动不断提高治水质量,境内主要河流水质常年保持在Ⅱ类,营造了“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良好河流生态环境,有力助推宣汉县成为首批“天府旅游名县”候选县,入选第二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名录。一是全力抓好河湖长制工作。在河长制具体工作中,宣汉县水务局保障了县总河长办、县河长办的正常运行,较好地发挥了总河长参谋、河长助手、部门牵头者、乡镇指导者的作用。成立了由县委书记任组长、县长任副组长、18名县级领导为成员的河长制工作领导小组,设立了领导小组办公室和县河长制办公室,由分管水务的副县长任办公室主任,建立了集中统一的协调机制。成立“县河长制工作中心”,经县委编制委员会研究决定,定编5人,到位5人,具体承担全县河长制日常工作。设立县级河长28名(目前在任),分别担任31条县级河流和2座中型水库的县级河长、湖长;33个县级部门作为县级河长联络员单位,协助县级河长开展河长制日常工作。基本形成河长办主推、河长和联络员单位主抓、乡镇和部门落实的河长制工作推进体系;坚持把河长制工作作为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主要抓手,多次组织挂包河流所涉乡镇、县级相关部门、片区水利站等单位召开专题会和现场办公会,专题研究部署河长制工作,构建了上下联动、通力配合的工作格局;坚持经费上优先安排、人员上优先配备、工作上优先调度,每年度向县政府争取和从局自有资金中调剂工作经费50万元用于河长制工作日常开展,保障河长制工作高效有序推进;实行每月一巡查、季度一调度、半年一问效、重大问题第一时间解决的“四个一”巡河机制,并进一步升级延伸巡河工作,率先推行“巡河员+监管员”制度,真正做到全时段、全覆盖排查河道问题,及时全面掌握流域“第一手”资料,有效打通河道监管“最后一公里”;每年初建立问题整改台账,按照“一河一策”整治方案和“四张清单”,做到倒排工期、挂图作战、逐项销号,强力推进河道综合整治。2017年以来,前河流域已清理垃圾约200余吨,疏浚河道9.5公里,打造沿河景观1.8公里,治理水土流失20.2平方公里,打击涉水违法行为20余起,全面巩固了前河流域水清岸绿的良好生态;主动研究解决事关长远发展的重大问题,针对前河上、中、下游分布的巴山大峡谷自然保护区、中石油南坝净化厂、江口湖库区3片重点区域,累计投资6亿元实施了渡口片区集中供水和污水处理工程、南坝污水处理厂升级改造工程和江口湖库区5公里河岸线修复绿化工程,有力构筑前河流域生态屏障。同时,结合精准扶贫工作,在前河流域安排1.8亿元专项资金,用于灌区配套建设、水库除险加固、山坪塘整治、河道治理等,不断夯实前河流域生态基础;把护河爱河作为“诚信·守法·感恩”公民思想道德教育活动的重要内容,结合开展整治“群众最不满意的10件事”活动,广泛开展“护河爱河”宣传教育专项行动,并压实各级河长“第一宣传员”职责,沿河公示20余处举报电话,切实畅通群众投诉建议渠道,不断提高全县群众护河爱河意识,全流域形成了“党政主导、群众参与、社会支持”的浓厚氛围;沿河各乡镇主要领导、水务局班子成员均安装了“河长通”巡河APP应用,常态高效开展巡河工作。同时,结合水务日常工作,随时随地开展河长制督查暗访行动,切实加大对河长制工作督查力度,真正将河长制工作延伸到细微末节处;将河长制纳入最严格水资源管理考核体系,定期发布工作情况通报,作为年终目标考核主要依据,对排名靠后、落实不力的单位及时采取末位约谈、公开检讨、电视曝光等方式进行处理,对不作为、乱作为的单位和个人予以严肃追责问责,倒逼河长制工作高效落实。二是全力抓好水政执法工作。2015年全县河道砂石实行全面禁采以来,对全县河道砂石开采权21个标段27家砂石加工厂进行了回购,并强制拆除河道非法采砂场5家。截止目前,共立案查处各类水事违法案件41件,其中河道非法采砂案件37件,河道涉河违章建设4件,扣押采砂机具34台,撤除违章建设3处,责令限期清除河道乱堆乱倒弃土弃渣5处,强制拆除水库肥水养鱼设施设备3处,共处罚款53.3万元。三是全力抓好小水电下泄生态流量监控。督促全县15座小水电站均按要求编制了“一站一策”方案,各电站业主按照批准的“一站一策”实施方案完成了下泄生态流量工程措施和监控措施,并接入了市水务局建立的监管平台,对生态流量下泄情况进行实时监控,确保了河道生态流量正常下泄。

(三)护好水安全牢固树立“防大汛、抗大旱、抢大险”的思想,做到早做准备、提前介入、防治结合,确保了防汛度汛工作顺利开展。一是夯实基础工程建设。四年来,共完成投资6148.83万元,建成渡口、白马、县城区等堤防工程4.24公里,综合治理河道9.86公里,新华镇、普光镇、七里中小河流防洪治理工程建设正加快推进。二是坚持隐患排查。在汛期始终坚持安全隐患排查,重点排查主要河流、重点塘库、在建工程、涉河建设、低洼场镇、山洪灾害危险区,发现问题立即督促整改到位。是坚持科学调度。严格执行渠江流域防汛抗旱指挥部的联合调度,加强与市防汛抗旱指挥部的沟通、协调,统筹调度江口电站的水位,做到科学调度洪水,滞洪错峰,全力保障度汛安全。三是坚持群测群防。始终坚持乡、村、组三级防汛群测群防体系,通过群测群防体系逐步缩小预报区域和时间范围,实现预报到位、监测到位、预警到位、转移到位,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四是坚持物资保障。对库存的各类防汛物资进行清点补充、检查维修,确保物资充足、设备正常。至目前,共有冲锋舟13艘(人武部11艘、消防大队2艘)、橡皮艇11艘(人武部5艘、县防汛办6艘)、防汛灯100个等防汛抢险物资进行了检查维修,基本满足防汛抗旱、抢险救灾需要。五是坚持信息畅通。汛前对18套河道视频监控设备、15个自动雨量水位站、115套预警广播机、1套县级监测平台进行了检查维护,确保汛期监测信息畅通,及时预报预警。六是坚持应急值守。坚持以行政首长负责制为核心的防汛抗旱责任制,严格执行汛期24小时值班制度及主要领导带班制度,加强气象监测预报预警,及时传递灾害气象信息,并根据雨情、水情、汛情的变化,即时启动防洪应急预案,确保了全年防汛安全、度汛安全。

(四)建好水工程。四年来争取到中央、省级资金4.25亿元(不包含白岩滩水库建设资金),建成各类水利工程2350处。土溪口水库已完成了大坝左、右岸永久边坡开口线以外及窑洞上部被动防护网施工,上游围堰基础处理、土石方填筑及堰体防渗施工等基础工作全面完成;白岩滩水库累计完成工程投资74422万元,水库大坝枢纽工程1、2标段完成了导流洞、大坝、溢洪洞和取水洞20个分部工程验收。右干渠渠系配套工程加快推进;完成天池子、红山湾等57座小(2)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建设整治山平塘175口、新建渠道(整治)98.62公里建成千吨万人以上供水工程13处,小型集中供水工程2457处,解决了54个乡镇491个行政村30万人的饮水不安全及巩固提升问题;大力实施中小河流治理工程,综合治理河道21.11公里,新建堤防4.24公里;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07.59平方公里。

(五)绘好水名片一是川东第一村——洋烈水乡君塘镇洋烈水乡(社区)于2017年命名为四川省“水美新村”,位于达州市饮用水源(州河)上游,系宣汉县遭受2010年“7.18”特大洪灾后灾区变景区、家园变花园的新村综合体及乡村旅游代表之作。自2013年以来,先后被评定为国家4A级景区、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村及全省生态旅游示范区、森林小镇、森林自然教育基地、森林康养基地。围绕水利基础设施、水生态文明建设及水利改革创新三大任务,促进水惠民生、水兴产业、水美乡村和水增活力,近年来该区域先后投入资金9689 万元,新改扩建集中供水工程3处,整治维修山21口,新建渠道3.2公里,治理水土流失19.8平方公里,建设亲水走廊18公里,实施河岸线治理2处,新建污水处理站4座,关闭禁养区养殖场13家,有效提升了水利设施的改善和水环境的保护。这里宽阔的水域、清澈的水质、亮丽的水景,为助力脱贫攻坚、助推乡村振兴树立了宣汉样板二是乡村旅游网红打卡地——君坝村。宣汉县君塘镇君坝村位于县城西北角13公里处,距达州市18公里;幅员面积7.8平方公里,共有村民642户、2153人(其中贫困户117户、420人)。近年来,通过整合涉农资金,集中打造水利基础设施,并依托区位优势,发展生态农业体验项目,开发乡村旅游,带动全村整体脱贫致富奔小康,先后投资2000余万元,新(改)建集中供水工程8处,整治山平塘14口,新建渠道3公里和微水池12口,清淤小溪2公里,关闭养殖场4家。水利兴则百业旺,通过水美新村项目实施,君坝村已种植蓝莓和葡萄各100余亩、猕猴桃和青脆李各200余亩,发展年产30万袋的香菇大户2家,引资修建的花仙谷生态农业体验园已成为人们旅游观光、休闲度假的首选地,乡村旅游网红打卡地。目前,已向省厅上报将其推荐为2020年宣汉水美新村的相关材料。三是清洁小流域建设工程——大田沟生态清洁小流域。宣汉县双河镇大田沟清洁小流域建设任务以水土保持工程为主体,历时三年,共治理水土流失面积503.82hm2,治理程度达到100.0%。通过实施流域水系整治生态农业推广人居环境整治宣传工程建设等,让原来的荒山荒坡、杂草丛生的小流域变成了现在的生产、旅游、休闲、兴业基础设施完备的风光秀丽的清洁小流域。2020年被四川省水利厅评为“四川省水土保持生态文明清洁小流域建设工程”。

(责任编辑:陈睿)

地方频道: 成都 自贡 攀枝花 泸州 德阳 绵阳 广元 遂宁 内江 乐山 宜宾 南充 广安 达州 巴中 雅安 眉山 资阳 阿坝 甘牧 凉山
关于我们  |  人员查询 |  网站声明 |  联系我们 |  手机版
投稿邮箱:djypta@163.com     电话:13688124327
备案号许可证:蜀ICP备2021016699号
Copyright© 2021 基 层 党 建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