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0-06-09 16:54:00 来源:宣汉县人社局 浏览量: 作者:范绍卫 马伟
宣汉县共有异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134个,安置2418户8242人,分散安置8714户29937人。异地搬迁群众均是建档立卡贫困户,占全县总贫困人口的18%。县人社局主动作为,聚焦有劳动能力、有就业意愿的搬迁群众,聚焦集中连片安置点,念好“准、帮、输、稳、惠”五字决,打好就业扶贫组合拳,推动易地搬迁群众搬得出、稳得住、有业就,可致富。
(一)念好“准”字决,扎实精准摸排。组织就业扶贫专员、就业“挎包服务队”,通过走村入户调查摸底、与扶贫部门信息比对等方式,摸清搬迁群众就业能力、就业需求和就业意愿,依托“一库五名单”大数据平台,建立实名制台账,明确帮扶对象,制定帮扶措施。
(二)念好“帮”字决,靶向投放岗位。利用“春风行动暨就业援助月”“就业扶贫行动日”等专项活动,为搬迁群众推介岗位。举办异地搬迁群众就业扶贫专场招聘会10次,开展就业岗位信息“进乡入村”、用工企业送岗入村、“院坝招聘”、微招聘等岗位推送活动,投放岗位5000余个,提供给搬迁安置点。
(三)念好“输”字决,组织外出务工。在县域内开展就业扶贫线上网络招聘及线下现场招聘,指导搬迁群众利用“百日千万”网络招聘、本地网络招聘平台等线上渠道求职。与广州、福建等地精准对接,专列专车输出3000余名搬迁贫困劳动力。依托浙川东西部劳务协作机制,点对点护送30余名搬迁群众到舟山务工,报销一次往返交通费用,就业一年以上的再给予一次性生活补。选派13名建档立卡贫困户到舟山航海学校参加海员班免费培训,实现培训一人,就业一人,致富一家,带动一批。
(四)念好“稳”字诀,促进就近就业。我县重点建设项目、政府工程、以工代赈项目,优先吸纳搬迁群众参与建设。大力发展“牛、药、果、茶、菌”五大特色农业,培育毛坝万亩脆李园、胡家千亩芦笋园、双河千亩蓝莓谷等特色产业园区、创新创业园区(孵化基地),以产业带动就业,有效帮助搬迁群众增收致富。支持劳动密集型企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有条件的乡镇或贫困村建设就业扶贫车间,吸纳搬迁群众在“家门口”就业。在全县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开发公益性岗位362个,托底安置搬迁贫困劳动力;在全县贫困村、非贫困村、农村社区、景区景点开发公益性岗位2581个,优先吸纳搬迁群众。
(五)念好“惠”字诀,开展就业服务。每年春节期间在集中安置点开展政策宣传,进行职业指导,帮助提高求职技巧和创业意识。结合搬迁群众培训需求,设置家政、电商、旅游、厨师、脆李栽培等农村实用专业,采取“送培训下乡”“送培训到安置点”等方式,增强搬迁群众增收能力,并按规定给予培训补贴和生活费补贴。对有创业意愿人员,及时提供创业服务、落实创业扶持政策,提高创业成功率,促进带动就业。
(责任编辑:陈睿)